89年武漢燈會對群眾文化活動的啟示
1989年,自貢燈會點亮漢口,本文為當年《長江日報》撰文。
原文:
連日來,武漢市民街談巷議:“去中山公園看燈會了么?”“太好了,值得一看!”
以千年鹽都飲譽古今的四川省自貢市,通過在我市舉辦燈會這一文化活動,不僅使其名聲家喻戶曉,而且以它的藝術魅力,使眼光挑別的江城觀眾為之傾倒。
當觀眾一飽眼福后步出中山公園,常常情不自禁地發問武漢市為什么就摘不出這一類的大型文化活動?
面對來自自貢燈會的挑戰,作為歷史文化名城和特大中心城市的武漢市,可以從中獲得哪些啟示呢?
(一)
自貢燈會是在民族文化的孕育和滋養下,逐步精湛、嫻熟起來。早在唐宋年間自貢就有了新年賞燈的習俗。1964年,自貢市政府舉辦了首屆燈會,而后規模便由小變大,工藝由粗變精,燈具由個體發展為群體,由不動發展為聯動,布展由平面發展為立體。至今年已有9屆,而且參觀燈會的群眾一屆多于一屆。
從這次在漢展出的作品來看,其制作工藝的品位之高,堪稱一絕。35座燈不僅融傳統的制燈工藝與現代科學技術于一體,還注重娛樂性和趣味性,并能與人工美和園林的自然美珠聯璧合,富有,富有鮮明的地方文化特色,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
我市多年來曾開展了不少大型文化活動,如“燈會”、“藝術節”、“琴臺音樂會”、“百龍大賽”等等,為豐富群眾文化活動起到了積極作用,但相比之下,我市開展的大型文化活動中,“地方文化”這一特色較之遜色,個性不足。以龍燈為例,造型單一,舞法少変,尚未突破陳舊格局。至于其他形式,或曲高和寡、或層次偏低,難以形成“拳頭”,群眾當然噴有煩言。
(二)
在外地展出的自貢燈會
自貢燈會據說有個宗目,即“以燈為媒,廣交朋友,振興經濟”。他們把燈會與商品經濟緊密相聯既“以文養文”又“以燈興市”。
據自貢市委副秘書長胡德思介紹,1983年春節,自貢市在舉行國際恐龍燈會經貿交易會期間,精心準備了商業、物資、地方工業品、副食品、衣副產品、人オ、勞務等8大經貿交易市場,來自全國包括臺灣省在內的30個省、市、自治區的3萬多名客商用戶和生產廠家的代表,以及來自美國、意大利、香港、澳門等國家和地區的客商參加了經貿活動。這不僅使自貢市各界結識了大批朋友,而且開辟了新的商品購銷渠道、原材料購入渠道和資金融通渠道,商品總成交額達29億元。
此次燈會在漢期間,每目僅門票收入亦可突破10余萬元。與經貿界人士所達成的貿易協議,其經濟效益則更為可觀了。這種文化活動振興了地區濟,濟繁榮又推動文化事業發展的良性循環,正是燈會得以充滿活力的前提。
而在武漢地區開展的某些大型家化活動,常常處于孤立單打”的狀態。盡活動的組織者已看到“文貿結合”的必要性,也試圖走出一條群眾文化活動與發展商品經濟掛鉤之路,但因種種原因未能如愿其結果文化與經濟不是“雙向互補、互為依存”的關系,而往往是文化依附于商品經濟,甚至成為商品經濟的負擔。
(三)
1985年,自市舉辦首屆國際恐龍燈會經貿交易會時,當地企業對于要出資制燈不甚熱心”擔心花錢而徒勞無功。可是,開幕后的經貿燈會觀者甚多,各廠家推出的彩燈猶如“活廣告”,使得本企業聲名遠播。來觀燈的外地客商,購走一些積壓多年的士特品。香港ー廠商一次便訂貨25萬美元,西歐某發達國家也向該市硬質合金廠購買了滯銷的鎢制品100噸。因產品積壓而瀕于倒閉的自貢軸承廠在花燈會上溝通了產品銷售渠道,而起死回生。這種局面,使自貢市一些有眼光的企業家對參與燈會活動興趣倍增。
據介紹,從第二屆國際恐龍燈會開始,市政府便以燈會豐厚的收入資金償還企業的投資。現在,所有企業制作花燈的費用,均由政府承擔。企業不僅沒有負擔。而且還大受裨益。此次盡管政府只決定35家企業來漢辦展,可爭相前來的企業卻逾百家。
”社會文化社會辦。”從企業對文化活動贊助的不勝重負,到企業踴躍參與文化活動,其奧秘在于這類活動首先應使企業受益。當然,這種受益有直接和間接、眼前和長遠之分但是如果只要企業投入,不讓企業獲利,那只能是“剃頭挑子頭熱”,使企業游離其外。
我市原打算本月舉行的“雙龍賽”之一的龍燈賽事,因經費無著而擱淺,不能不是件憾事。如果能象自貢市那樣,企業能從中受益,恐怕不會落下如此憾。
自貢燈會不僅給江城人民送來了美的藝術享受,更帶來寶貴的啟示。但愿這種啟示能對對江城群眾文化活動帶來生機與活力。
原文網址,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giantsfootballofficialonlines.com/smcd/621.html
文章關鍵詞:自貢燈會,武漢燈會
上一篇:自貢燈會的基本內容和過程
下一篇:追憶1989年湖北漢口燈會體現的自貢彩燈工藝特點